軸承密封罩脫出原因和對策分析
經調查,在對軸承外觀進行檢驗的過程中,發現因密封罩脫落和密封失效而導致的軸承退卸,占到了全部退卸軸承的47.3%。這說明新造和一些大修的軸承在保證期間有很高的故障率,在保證期間出現故障,導致軸承大修頻繁。特別是在軸承密封失效的情況下,使軸承的退卸率大大提高。那么是什么引起了貨車的軸承密封罩脫落呢?
一、軸承密封罩脫出原因
1)因外圈齒口溝槽不夠深或寬度未達到標準,或沒有溝槽,導致密封件齒口凸塊無法進入外圈齒口溝槽,不僅無法阻止密封件脫落,還會破壞外圈齒口與密封罩的配合,使得配合過盈量不夠好或無盈量,在行車過程中,會因車輛振動而導致密封件逐步脫落。
2)因為外圈牙口的外部沒有引導倒角,所以在裝配密封罩時,密封罩的齒槽凸面無法順暢地進入外圈牙口,導致密封罩沒有凸臺,行車時,導致密封罩脫落。
3)在對貨車段修車軸承進行外觀檢驗時,應根據有關檢驗和判定是否有密封罩脫落的具體檢驗和判定辦法,但有關檢驗標準中對瓦軸軸承(包括外圈,密封座,密封罩,橡膠油封,前蓋,后擋,軸端螺栓等)有裂紋,有擦傷,有松動,有變形,以及其他異常情況時,應予以檢驗和判定。因此,在裝車時,對不能退卸的軸瓦,沒有進行目測檢查,沒有明確的檢驗標準,致使某些軸瓦后退不能及時發現并退卸。
4)在對瓦軸軸承部件進行常規維修時,對其外圈的牙口溝槽深度、寬度以及外圈的倒角等尺寸,沒有相應的檢測標準和方法,導致在常規維修中,因外圈的牙口溝槽深度、寬度以及外圈的倒角等尺寸不合格,無法在常規維修中檢測到并加以控制,從而導致了軸承無法正常使用,從而對軸承的運轉產生了隱患。
二、防止軸承密封罩脫出的解決辦法
1)改善瓦軸軸承的生產與維修質量,特別是生產與維修單位應著重對外圈齒口的深度與寬度、加工圓度以及外圈齒口的加工倒角等幾何參數進行嚴格的控制,不能按設計圖要求生產的產品禁止出廠。
2)建立軸承生產維修企業與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流體系。組織制造企業和用戶之間的年度質量交流活動。使用單位通過向瓦軸軸承生產和維修廠家反饋軸承生產和維修的信息,希望能引起生產和維修廠家的注意,從而避免在今后生產的軸承生產中再次發生類似的問題。在對軸承進行大修時,對于不符合要求的軸承,必須按照技術要求進行加工,不符合要求的零件,必須予以廢棄,不允許裝配到大修軸承上。
3)對于在大修中出現的在質保期間出現質量問題的軸承,工廠會給予賠償,并將其送回工廠做進一步的分析,工廠會針對這些問題做出相應的改進,從而進一步提升軸承的品質,降低使用中因為軸承故障而導致的軸心發熱的風險。
4)加強節段維修中對密封件的目視檢驗及對零件的檢驗的控制。